矛盾法速解2015年江蘇公務員邏輯判斷中的“真假話”問題
邏輯判斷命題時有一個原則:就是盡可能將題目設置復雜、玄妙、難懂,使一部分考生望而卻步,放棄這部分題目。尤其是這類題目:在題目中給出幾個人說的話,然后說其中一個人或幾個人說真話,或者說假話,然后讓考生判定誰說真話誰說假話。很多考生看到這類題目就頭疼,感覺每個人都像是在說真話,每個人也都在說假話,到底誰真誰假不知道。對考生來說,此時最好的做題方法就是把握技巧,運用技巧省時省力地得出選項。這類讓考生頭痛的題目,我們稱它為“真假話題目”,下面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就跟大家分享一個很實用的技巧:矛盾法。
1、某珠寶商店失竊,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審。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個口供中只有一個是假的。
如果以上斷定為真,則以下哪項是真的?( )
A.說假話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說假話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說假話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說假話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解析】(1)找出矛盾關系,本題中乙和丁是一對矛盾關系,必含一真一假。(2)那么題目中只有一個人說假話,所以甲和丙是真的。(3)從而知道丙和丁作案,說假話的是丁,選擇B。本題使用的是第一對矛盾關系:A與-A。
2、陳華、劉剛、王明三人中,星期日只有一個人在家做作業(yè)。陳華說:“我在家做作業(yè)”,劉剛說:“我沒在家做作業(yè)”,王明說:“陳華沒有在家做作業(yè)”。如果這三句話,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說真話的是:
A.無法判斷 B.劉剛 C.王明 D.陳華
答案為:C
【解析】題干中先給出了幾個人的對話,然后限定其中只有一個人說真話,接著我們可以判定題干中,陳華和王明說的話互相矛盾,根據矛盾的性質,可知他們兩個有一個人說真話,一個人說假話,因而可以判定,劉剛說的是假話,劉剛的矛盾則為真的,即劉剛在家學習了,因只有一個人在家學習,故可以篩選出王明說的話為真,陳華沒有在家學習?焖龠x出正確選項為C。這里面運用的方法就叫做矛盾法。在運用矛盾法時,我們總結了以下做題步驟:
第一步、針對的題目主要是“真假話題目”。
第二步、尋找矛盾命題。
第三步、判斷其它命題的真假性。
第四步、篩選答案。比如:
3、小王、小張、小李、小顧四位舍友預測某次考試的結果。
小王:我想這次大家都能過吧!
小張:怎么可能?你沒看見我烏云密布嗎?
小李:小顧肯定是沒問題的。
小顧:拜托!要是我沒問題,大家就都沒問題。
成績公布后,證明四人中只有一個人的說法是錯誤的。說法錯誤的是:
A.小王 B.小張 C.小李 D.小顧
答案為:B
【解析】通過觀察可知,解答本題要通過三個步驟:第一步,確定本題為“真假話題目”,符合矛盾法的運用環(huán)境;第二步,尋找矛盾,發(fā)現小王和小張說的是矛盾的;第三步,就是判定其它命題的真假性。根據題干得知,只有一個人說的錯誤,故小李、小顧說的都是真話,因而可以推出小王說的也為真話,只有小張在說假話,故答案為B。根據矛盾法,經過三個步驟可以快速地鎖定答案。
4.有一段對話。甲:“有的魚類資源枯竭的地方正是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地方。”乙:“如果某地領導不重視環(huán)境保護的話,該地環(huán)境就遭到破壞。”丙:“不存在魚類資源枯竭的地方,也不存在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地方。”。“凡魚類資源枯竭的地方都不是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地方。”如果甲、乙、丙、丁四人中只有一人說錯了,那么下面哪句話是真的?( )
A.有的地方的魚類資源枯竭了
B.某地環(huán)境遭到破壞
C.某地領導不重視環(huán)境保護
D.某地領導重視環(huán)境保護
【解析】(1)找出矛盾關系,本題中甲和丁是一對矛盾關系,必含一真一假。(2)那么題目中只有一個人說假話,所以乙和丙說真話。(3)從而知道沒有地方環(huán)境遭到破壞,再根據三個定理中的逆否定理結合乙的話得到某地領導重視環(huán)境保護,選D。本題使用的是第二對矛盾關系:“所有”和“有些”。
矛盾法對考生做邏輯判斷題目中的“真假話問題”至關重要,只要在題目中看到幾個人對話,條件中給出幾人說真話、幾人說假話的題目,我們都可以運用矛盾法解題,甚至根本不用關注題目到底是不是符合生活常識,只需要尋找到其中的矛盾就可以快速得出答案。在運用矛盾法時,第二步和第三步特別需要考生注意,尋找矛盾一定要真確,第三步一定要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清楚判斷其它人的真假性。只要考生把握住做題步驟和注意事項,不被題目中千變萬化的語言所迷惑,按照矛盾法一步一步地做題,就可以得出百分百準確的選項,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也可以提高正確率,所以,各位考生還需要好好地把“矛盾法”練習一下,掌握好這個解題技巧,快速得出選項,早日成“公”。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2015江蘇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削弱類題目解題三步走
相關文章
1、某珠寶商店失竊,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審。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個口供中只有一個是假的。
如果以上斷定為真,則以下哪項是真的?( )
A.說假話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說假話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說假話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說假話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解析】(1)找出矛盾關系,本題中乙和丁是一對矛盾關系,必含一真一假。(2)那么題目中只有一個人說假話,所以甲和丙是真的。(3)從而知道丙和丁作案,說假話的是丁,選擇B。本題使用的是第一對矛盾關系:A與-A。
2、陳華、劉剛、王明三人中,星期日只有一個人在家做作業(yè)。陳華說:“我在家做作業(yè)”,劉剛說:“我沒在家做作業(yè)”,王明說:“陳華沒有在家做作業(yè)”。如果這三句話,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說真話的是:
A.無法判斷 B.劉剛 C.王明 D.陳華
答案為:C
【解析】題干中先給出了幾個人的對話,然后限定其中只有一個人說真話,接著我們可以判定題干中,陳華和王明說的話互相矛盾,根據矛盾的性質,可知他們兩個有一個人說真話,一個人說假話,因而可以判定,劉剛說的是假話,劉剛的矛盾則為真的,即劉剛在家學習了,因只有一個人在家學習,故可以篩選出王明說的話為真,陳華沒有在家學習?焖龠x出正確選項為C。這里面運用的方法就叫做矛盾法。在運用矛盾法時,我們總結了以下做題步驟:
第一步、針對的題目主要是“真假話題目”。
第二步、尋找矛盾命題。
第三步、判斷其它命題的真假性。
第四步、篩選答案。比如:
3、小王、小張、小李、小顧四位舍友預測某次考試的結果。
小王:我想這次大家都能過吧!
小張:怎么可能?你沒看見我烏云密布嗎?
小李:小顧肯定是沒問題的。
小顧:拜托!要是我沒問題,大家就都沒問題。
成績公布后,證明四人中只有一個人的說法是錯誤的。說法錯誤的是:
A.小王 B.小張 C.小李 D.小顧
答案為:B
【解析】通過觀察可知,解答本題要通過三個步驟:第一步,確定本題為“真假話題目”,符合矛盾法的運用環(huán)境;第二步,尋找矛盾,發(fā)現小王和小張說的是矛盾的;第三步,就是判定其它命題的真假性。根據題干得知,只有一個人說的錯誤,故小李、小顧說的都是真話,因而可以推出小王說的也為真話,只有小張在說假話,故答案為B。根據矛盾法,經過三個步驟可以快速地鎖定答案。
4.有一段對話。甲:“有的魚類資源枯竭的地方正是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地方。”乙:“如果某地領導不重視環(huán)境保護的話,該地環(huán)境就遭到破壞。”丙:“不存在魚類資源枯竭的地方,也不存在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地方。”。“凡魚類資源枯竭的地方都不是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地方。”如果甲、乙、丙、丁四人中只有一人說錯了,那么下面哪句話是真的?( )
A.有的地方的魚類資源枯竭了
B.某地環(huán)境遭到破壞
C.某地領導不重視環(huán)境保護
D.某地領導重視環(huán)境保護
【解析】(1)找出矛盾關系,本題中甲和丁是一對矛盾關系,必含一真一假。(2)那么題目中只有一個人說假話,所以乙和丙說真話。(3)從而知道沒有地方環(huán)境遭到破壞,再根據三個定理中的逆否定理結合乙的話得到某地領導重視環(huán)境保護,選D。本題使用的是第二對矛盾關系:“所有”和“有些”。
矛盾法對考生做邏輯判斷題目中的“真假話問題”至關重要,只要在題目中看到幾個人對話,條件中給出幾人說真話、幾人說假話的題目,我們都可以運用矛盾法解題,甚至根本不用關注題目到底是不是符合生活常識,只需要尋找到其中的矛盾就可以快速得出答案。在運用矛盾法時,第二步和第三步特別需要考生注意,尋找矛盾一定要真確,第三步一定要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清楚判斷其它人的真假性。只要考生把握住做題步驟和注意事項,不被題目中千變萬化的語言所迷惑,按照矛盾法一步一步地做題,就可以得出百分百準確的選項,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也可以提高正確率,所以,各位考生還需要好好地把“矛盾法”練習一下,掌握好這個解題技巧,快速得出選項,早日成“公”。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2015江蘇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削弱類題目解題三步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