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要全面地看問題,不能以偏概全;要聯系地看問題,防止孤立的觀點;要發(fā)展地看問題,不能靜止地看問題。因此,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
A.看問題要一分為二,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
B.不僅要看到事物本身,而且要看到它與周圍事物的聯系
C.人性都是一成不變的,對犯罪分子絕不能給他改過的機會
D.共產主義一定會取得勝利
【答案】C
【解析】C項是“一成不變”地看問題,不是“發(fā)展地看問題”,因此不屬于唯物辯證法,而是形而上學的觀點。選C。
2.道德與法律,都是用來協調人際關系的。當然,兩者在協調對象、內容和手段上存在不同,但道德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梢,( )。
A.道德在協調人際關系上的作用已越來越小
B.在一個社會中,只有法制才能維持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穩(wěn)定
C.必須把道德與法制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治理一個社會
D.只有“以德治國”,才能使社會穩(wěn)定
【答案】A
【解析】本題中給出了兩個前提,一是道德與法律的共同性,另外又以轉折的方式提出道德作用的局限性,所以強調的是道德在協調人際關系上的局限性,選項A符合題意。
3.電冰箱的問世引起了冰市場的崩潰,以前人們用冰來保鮮食物,現在電冰箱替代了冰的作用。同樣道理,由于生物工程的成果,研究出能抵抗害蟲的農作物,則會引起什么后果?
以下哪項是上述問題的最好回答?( )。
A.化學農藥的需求減少 B.增加種子成本
C.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D.農田的價值下降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