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陳水扁的故事再跌宕起伏,也是臺灣政治史上即將過去的一頁?墒敲襁M黨在極端挺扁勢力的綁架下,不得不繼續(xù)和扁走下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發(fā)表聲明,要求釋放陳水扁。雖然支持陳水扁的民意只有不到15%,但這15%卻是政治捐款、政治動員的主要資源和地方選舉的主要票倉,足以讓一個弱勢的民進黨中央不得不照顧少數人的極端挺扁情緒,而與社會中堅力量越走越遠。這次扁珍和馬林被判得這么重,民進黨中央連虛與委蛇的機會都沒有,必須安撫支持者情緒,明確表示挺扁,但這樣一來,就只能無限沉淪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
A.陳水扁民意支持降低,風光不在
B.臺灣政壇變換,民意的力量不容小覷
C.民進黨被迫挺扁,代價慘重
D.極端挺扁勢力強大,頑固挺扁
2.人力資源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第一資源,也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必備資源。當前,家族企業(yè)是我國非公有制企業(yè)的一種主流企業(yè)形式。無論是何種方式的家族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在其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族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企業(yè)所需的人力資源吸引到本企業(yè)來,將他們保留在本企業(yè)之內,并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開發(fā)他們的潛在能力,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身于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
本段文字意在表明( ) 。
A.在現代企業(yè)管理中,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
B.人力資源管理對家族企業(yè)具有重要作用
C.家族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吸引企業(yè)所需的人力資源
D.加強家族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需要開發(fā)員工的潛在能力
3.很多時候,政策及政策建議的基礎不過是主觀的信念。所以,究竟是需求管理政策更好,還是供給刺激政策更好,不大容易判斷。問題的關鍵在于,這個“好”是指什么?是從多長的時間尺度考慮的?凱恩斯當年為自己的政策建議辯護時說過一句名言:“我們遲早都是要死的”。這話引人深思。
對本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社會科學領域中本不存在絕對的客觀真理
B.政策的好壞不過是主觀的信念
C.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給刺激政策的好壞沒有定論
D.社會管理政策應該因時、因事而定
4.實際上,兩岸在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上亦將面臨嚴峻的現實考驗。傳統(tǒng)文化在臺灣沒有歷史斷層,而大陸則有幾十年的文化鴻溝。大陸民眾與官方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仍然在從事著重建的基礎性工作。這也是臺灣民眾不可不了解的大陸實情。對大陸而言,臺灣的傳統(tǒng)雖然表面上保持相對完整,卻不能不正視其已經完成了與政治現代化的對接。即便同樣是儒學,臺灣的新儒學已經退守到了心靈和倫理的層面,已經完成了西方文明沖擊下的自我革命。這與大陸的政治、文化觀念,也有著很大的差距。
對本段文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打破兩岸傳統(tǒng)文化認同的堅冰困難重重
B.大陸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薄弱
C.臺灣已經完成了傳統(tǒng)和政治現代化的對接
D.兩岸傳統(tǒng)文化差異是兩岸傳統(tǒng)文化認同的最大障礙
5.也有人認為,一旦引入語法,語文課就變成外語課了。的確,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結構、語法,背誦下來就行,學生可以從吟詠中體會無言的美,文學教育的真諦就在于此。不過需要注意,和“外語教學”相對應的詞,除了“文學教學”,只要換一個序列,也可以是“母語教學”。這就是語文課不可或缺的識字綴文、運用語言等技能性訓練。畢竟文學教育的任務是使學生從文學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運、體驗痛苦與幸福,并引起對文學的興趣,這主要是語文“人文性”所決定的任務。而語文教育的任務主要是由語文的“工具性”決定的。
本段文字的要表達的觀點是( ) 。
A.語文課應該引入語法教學
B.文學教學和母語教學同樣重要
C.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D.文學教育需要注意加入相應的技能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