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5年1月17日至18日,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胡錦濤同事在講話中指出:“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中央專門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布置,提出要求,這種做法在哲學上的依據(jù)是( )。
A.事物各有自己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有嚴格界限的
2.溫家寶同志曾在南水北調開工典禮上強調:“我想引用恩格斯的一段名言與大家共勉,以使我們更加警醒:“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nèi)祟悓ψ匀唤绲膭倮。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因此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我們對自然界的全部統(tǒng)治力量,就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guī)律。”
這從哲學上啟示我們( )。
(1)人們在客觀規(guī)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可以認識和改造規(guī)律
(2)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必須以尊重客觀規(guī)律為基礎
(3)只要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任何奇跡都能創(chuàng)造出來
(4)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觀點
A.(1)(2)(3) B.(2)(4) C.(2)(3)(4) D.(1)(4)
3.航空界有個關于飛行安全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法則”啟示我們( )。
A.規(guī)律是客觀的,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規(guī)律
B.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觀的
D.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lián)系
4.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熱衷于提“新口號”,出“新主意”,因其脫離實際,且過多過濫,結果必然是“落實上難”,這從哲學上告訴我們( )。
A.使主觀符合客觀是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進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B.認識的根本任務是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的感性認識
C.現(xiàn)象和本質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D.錯誤的思想意識對事物發(fā)展不起作用
5.下列情形中不屬于行政處罰的是( )。
A.警告 B.拘留 C.罰款 D.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
答案解析:
1、A 在全國各個社會群體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代表矛盾的普遍性,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中央專門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布置,提出要求,這種做法在哲學上的依據(jù)是:事物各有自己矛盾的特殊性。BC本身是對的,但不符合題義,D本身就是錯的。
2、B (1)錯在“可以改造規(guī)律上”;(3)夸大了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是唯心主義的觀點;(2)和(3)是對的。
3、B ACD三項本身都是正確的,但最符合題義的是B,29次輕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隱患是量的積累,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fā)生質變引起嚴重事故。
4、A BD本身就是錯的,C則不符合題義。
5、B 這題出的并不嚴謹,拘留也是一種行政處罰,只不過在行政處罰中叫行政拘留而已。但在本題題中只能選擇B ,A BD都是《行政處罰法》明文規(guī)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