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訊 3月4日下午,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家旅游局原副局長張希欽在小組討論中提議,應該恢復五一黃金周。國家旅游局新聞發(fā)言人劉曉軍表示,國家旅游局從來沒有研究過恢復五一黃金周的相關事宜,如果地方政府認為恢復五一黃金周有利于當地經濟發(fā)展,可以試點,但要根據本地的實際。
綜合兩個人的意見,江蘇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5yxx.com/)可以得出兩點判斷:一是國家旅游局允許地方政府恢復五一黃金周;二是國家旅游局已經認識到當初取消五一黃金周有點草率,否則便不會有國家旅游局原副局長的公開表態(tài)。然而,距離全面恢復五一長假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不妨作一大膽假設,隨著廣東曲線恢復五一黃金周,全國其他地方很可能跟進,待到恢復五一長假既成事實時,國家旅游局再順勢上交方案,全面恢復五一黃金周。根據國家發(fā)改委經濟體制改革司副司長王強的說法,“當初五一黃金周取消,是國家旅游局、發(fā)改委等共同參與討論的。但是現在五一黃金周剛剛取消不到一年,馬上又提恢復,情況不好說。”從中不難看出,這里有面子的影子,如果突破了“面子關”,那么恢復五一長假當指日可待。
或許我們應該這樣理解,一項涉及面廣泛的政策剛剛推出不久,就要走回頭路,這難免給人留下決策輕率的話柄。然而,利弊總是在對比中才能看得清楚,如果一項政策確實有利于經濟、有利于民生,那么走回頭路又何妨?況且情況是不斷變化的,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走回頭路就意味著順乎國情、順應民意,兩相比較,輕重自然見分曉。
當初取消五一黃金周,體現了相關部門對民意的重視,但當初決策前的討論畢竟只是理論上的推演,而民意是存在變量的。當初就有一些人希望增加——增加清明、中秋等假期,而不是削減——取消五一長假,加之后來國際金融危機來襲,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用恢復五一黃金周的辦法帶動旅游、刺激經濟、應對危機。這說明,新的民意正在形成并加強,此時如果恢復,只是對民意的再次呼應。從這個意義上說,恢復五一長假得到的面子可能更大。
當然,鑒于上一輪改革的啟示,相關部門恐怕不會簡單地作出選擇。但是,無論恢復與否,都應該將理由向社會公布,充分發(fā)動民眾參與,在探討的基礎上正確把握民意,作出符合理性的選擇。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5yxx.com/)最新權威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