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趣味題型之牛吃草問題
數(shù)量關(guān)系一直是行測考試中的“硬骨頭”,那有些可以迅速判斷題目類型,并且有一定自己的小套路和技巧的題目自然也就是熱門題目了。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小編帶大家聊聊牛吃草問題:
長按識別,進入24年國、省考交流群
相關(guān)文章
長按識別,進入24年國、省考交流群
備考資料、資訊一網(wǎng)打盡


問題簡介
牛頓問題又稱牛吃草問題或消長問題,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提出來的。
典型問題中我們可以假設(shè)草的生長速度是固定不變的,由此可以在此基礎(chǔ)上討論不同頭數(shù)的牛對吃光同一片草地的天數(shù)之間的變化。
類型特點
牛吃草問題為類型題,那同類型的題目需要具備以下條件即可直接使用公式。
1、首先需要有原有的草量,即需有一個初始量;
2、需要有草的變化及牛吃草的作用力,即有兩個作用力;
3、會出現(xiàn)排比句式。
題目模型
設(shè)每頭牛每天吃草的速度為1。(M=原有草量,N=牛的頭數(shù),V=草生長的速度,T=天數(shù))
1.基礎(chǔ)牛吃草長類
核心公式:M=(N-V)×T
例1、一片草場上草每天都均勻地生長,如果放24頭牛,則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21頭牛,則8天吃完牧草。問如果放16頭牛,幾天可以吃完牧草?
A.12 B.14 C.16 D.18
【答案】D。解析:設(shè)每頭牛每天吃1份草,草的生長速度是每天V份,16頭牛T天可以吃完,根據(jù)原有草量相同,公式可得(24-V)×6=(21-V)×8=(16-V)×T,解得V=12,T=18,即16頭牛18天可以吃完牧草。故選擇D選項。
2.基礎(chǔ)牛吃草消類
核心公式:M=(N+V)×T
例2、由于天氣逐漸變冷,牧場上的草每天以均勻的速度減少。經(jīng)計算,牧場上的草可供20頭牛吃5天,或供16頭牛吃6天。那么可供11頭牛吃幾天?
A.12 B.10 C.8 D.6
【答案】C。解析:設(shè)一頭牛一天吃草量為1,草的勻速減少速度為V,可供11頭牛吃T天。則有:(20+V)×5=(16+V)×6=(11+V)×T,解得V=4,T=8。因此可供11頭牛吃8天。故選擇C選項。
3.在牛吃草長的情況下源源不斷
核心公式:N=V
例3、一片草場上草每天都均勻地生長,如果放24頭牛,則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21頭牛,則8天吃完牧草。問如果放多少頭牛,吃不完這邊草地?
A.12 B.14 C.16 D.18
【答案】A。解析:設(shè)每頭牛每天吃1份草,草的生長速度是每天v份,根據(jù)原有草量相同,公式可得(24-V)×6=(21-V)×8,解得v=12,即有12頭牛時可以維持源源不斷。故選擇A選項。
題目特征
牛吃草問題為類型題,那同類型的題目需要具備以下條件即可直接使用公式:
1、首先需要有原有的草量,即需有一個初始量;
2、需要有草的變化及牛吃草的作用力,即有兩個作用力;
3、會出現(xiàn)排比句式。
大家一定要熟悉掌握這類題型,從而能夠在行測考試中多一份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