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定位數據?
近年來,省考資料分析題目并沒有增加計算量,反而是去加大材料和讀題難度,材料比較新穎,題目有前提,不好分析。甚至很多同學讀完材料和題目分析不出問的是什么或者說根本沒讀懂,就更別說接下來的列式計算了。那對于文字材料來說,做題之前讀材料更顯得尤為重要了,對材料的圈圈畫畫,不僅僅是時間、關鍵詞,更重要的是要去找名詞間的不同以及各段落間的關聯(lián),比如出現(xiàn)“占”、“其中”容易考比重;出現(xiàn)括號或者名詞解釋一般一定會出現(xiàn)考題,所以要特殊注意一下。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以普遍反映比較難讀的2018年國考一篇文字材料為例,為大家清楚剖析該如何讀材料,快速找數據。
相關文章

首先放眼望去整篇材料都是在說2017年1~2月的事兒,最后一句都是在說2月末,所以圈第一段的時間就夠了。然后勾畫重點詞語,我們資料分析的段落一般都是總分結構,看第一句就能知道段落大意。這里都是在說船、船舶,所以圈相同的詞語意義不大,我們要圈出不同的詞,如:第一段“全國造船”、“承接新船”、“手持”,;第二段全國“出口”,同樣地后邊跟著“承接訂單”、“手持”;第三段“重點企業(yè)”,后邊也是“承接新船”、“手持”;第四段“重點出口”、“承接”、“手持”,且每一段各個名詞順序一樣。其實這個勾畫過程只需20秒左右,卻在做題的時候可以大大減少查找數據時間。比如說到“全國”,就是第一段;“出口”是第二段;說到“重點”就是第三段;“重點出口”就是最后一段。
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題目(這里重點是分析題目,暫不列選項):

先看第131題,如果按照前邊的勾畫,此題是2016年,是“全國手持”的事兒,又出現(xiàn)“較”,肯定考的基期增長率或者增長量(具體看選項或者題目所給單位),我們一下就定位到了第一段最后一句直接找數據;132題,時間同材料,出現(xiàn)“占”字,考的比重的比較大小,且都是全國出口占全國,直接是第一段第二段三個指標數據的查找,并且第二段數據為部分;133題,時間一致,增長率大小比較,重點企業(yè),選項中還有出口字樣,直接后兩段數據查找比較即可;134題,時間一致,與“非重點企業(yè)”相關的直接定位第四段,“全國出口”則在第二段,只需重點比重即可。
通過上述學習,我們會發(fā)現(xiàn),提前勾畫好數據,文字材料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困難。我們甚至可以讀不懂材料什么意思,在材料名詞接近或者專業(yè)術語過多時其實也沒必要非得讀懂,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快速分析出考什么準確找到數據算對拿分即可。學會的小伙伴快用這種方法去試試其他資料分析題吧,看看有沒有提升你的解題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