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大作文不會審題怎么辦?一文帶你搞懂!
近段時間,不少同學在申論學習上都感覺進入了一個瓶頸期,主要表現(xiàn)為“讀懂了材料,卻讀不懂題目”,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就和大家進一步探討一下關于申論大作文審題的問題。
相關文章
說到“審題”這兩個字,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我們很難找到一個非常明確的標準來定義到底什么叫“審題”。
譬如,北京2018年的申論考了這么一個主題“幸福的建筑”。很多同學就發(fā)蒙了,就五個字,這特么能審出什么東西來?建筑是幸福的?建筑讓我們幸福?我們要幸福的建筑?這不都一個意思嗎?
反正不管怎么審,都繞不出“幸福”和“建筑”這兩個詞。這不是在審題,而是在做排列組合。這是典型的只用“眼睛”去審題,我的眼里只有題目給我的這五個字,五個字之外的東西一個都看不到,這種審題方式跟瞎子審題沒什么區(qū)別。
真正的審題是要學會用一種“系統(tǒng)”的思維方式去看待每個題目。這種思維方式的基本思路是這樣的:
結果←原因→認知→目標
我們按照審題的基本順序來理解下這幾個要素:
1.目標:我們最終要達成的預期結果。
所謂幸福的建筑,這個幸?隙ú皇钦f建筑自己會幸福,而是說,建筑能給人帶來幸福。這是我們的目標。
2.認知:為了達成預期結果,我們即將要做什么。
那么為了能讓建筑給人帶來幸福,我們應該做什么呢?這是一個疑問,具體的答案要從材料里去尋找,但是你心里要清楚有這么一個疑問的存在。
3.結果:我們現(xiàn)在已經產生了什么正面結果或者負面結果。
譬如,哪些建筑給我們帶來了幸福,哪些建筑給我們沒有帶來幸福?這些內容就設計到具體材料的正反面案例了。
4.原因:為什么會產生這些正面或負面結果。
為什么有些建筑能給我們帶來幸福?為什么有些建筑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
把上述思路總結一下:
哪些建筑(沒)給我們帶來幸福 ← 為什么(沒)給我們帶來幸福 → 我們應該怎么去“做”建筑 → 讓人感到幸福
通過這種系統(tǒng)的思維方式進行審題,不但可以豐富我們對題目的思考,還能順帶著幫助我們提前預測材料。譬如我們能預料到,材料中正面的案例肯定會有一些所謂的能夠給人們帶來幸福的建筑,也會出現(xiàn)這些建筑能帶來幸福的原因,甚至會出現(xiàn)應該怎么去“做”建筑的相關對策;同理,我們應該也能預料到,材料中可能也會出現(xiàn)一些負面的案例及相應的原因。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提醒考生,時間過的飛快,轉眼間就到了筆試時間,但如果考生不好好利用每一天的時間復習備考,能拖一天是一天,最后也是“裸考”上陣,“炮灰”收場。考生可參考2020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備考。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提醒考生,時間過的飛快,轉眼間就到了筆試時間,但如果考生不好好利用每一天的時間復習備考,能拖一天是一天,最后也是“裸考”上陣,“炮灰”收場。考生可參考2020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備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