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之片段閱讀(1.30)
片段閱讀是江蘇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見題型。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應試人員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常見的題型有:片段閱讀、文章閱讀、選詞填空等。
相關文章
在江蘇公務員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在個別考點的考查上會有一些微調,例如2016年的片段閱讀只考查了主旨觀點題、細節(jié)理解題,但語句表達卻增加了對語句填充的考查;而2017年的片段閱讀則又增加了對主旨觀點題的考查力度,而且語句表達只考查語句排序。從整體來看,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材料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且越來越貼近社會熱點,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言語理解能力。
2019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已啟動,考生可參考2019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免費贈送200+課時在線聽課,2萬道題在線刷題、200套真題在線?)(點擊訂購),掌握江蘇省考重點題型,了解省考命題規(guī)律。

接下來完成1--5題!
1.讀書作為一種生活習慣,絕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無條件的,完全是自我選擇的結果。曾國藩有言:“茍能發(fā)奮讀書,則家塾可讀書,曠野之地、熱鬧之地亦可讀書;負薪牧豚,均無不可讀書。茍不能發(fā)憤自立,則家塾不能讀書,即清凈之鄉(xiāng)、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這段話告訴我們( )。
A.發(fā)憤讀書時不擇時選地
B.發(fā)憤讀書時需要選擇好的書籍
C.發(fā)憤讀書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D.家塾、曠野之地、熱鬧之地均是讀書的好地方
2.調查發(fā)現,中青年“孤島指數”比老年人更大。雖然在“病痛孤島”方面異常檢出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顯著增加,“經濟孤島”和“情感孤島”檢出率卻是倒U型趨勢,即中青年人的檢出率高。有關解釋稱,這是因為中青年通常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心理負擔更重。
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老年人病痛孤島指數比中青年大
B.老年人經濟孤島指數比中青年小
C.中青年情感孤島指數大于其他人群
D.中青年病痛孤島指數大于其他人群
3.小故事中透出大謀略,細節(jié)之中彰顯生存智慧,真正的成功不是來自于靈丹妙藥、旁門左道,而是來自于我們每一個人手中掌握的一把鑰匙。那就是關注生存環(huán)境的每一個細節(jié),落實好每一個細節(jié),將小事做細,將細節(jié)做透。
這段文字的作者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 )。
A.擁有大謀略
B.尋找靈感
C.關注生存環(huán)境
D.把握細節(jié)
4.過去有人認為,犯罪是因為罪犯心理不健全或對社會感到疏離等原因而從事犯罪行為,因此不能憑借懲罰來阻止。不過,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多數罪犯都會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理性選擇。這種分析方法對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司法審判都形成了相當程度的影響,F在,如果法官和立法者對犯罪采取寬松的態(tài)度,就會引起民眾強烈不滿。由此可見,很多人也開始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來詮釋犯罪行為了。
這段話表達的主要意思是( )。
A.大多數罪犯都是理性的
B.心理性或社會性因素是犯罪的主要原因
C.微觀經濟學改變了很多人對犯罪的看法
D.用微觀經濟學詮釋犯罪行為更為科學
5.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的個人外幣存款額已突破10億美元;在該行累計發(fā)放的20億美元外匯貸款中有相當大的比例來自居民個人存款。
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 )。
A.個人擁有的外幣總額已相當可觀
B.該行累計發(fā)放的外匯貸款中,有二分之一的款項來自居民個人
C.該行20億美元貸款,相當大的比例是貸給居民個人的
D.該行個人外幣存款額已占存款總額的二分之一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C【解析】根據提問中的“告訴”可知本題為隱含主旨題。材料第一句話提出一個觀點“讀書的習慣是自我選擇”,之后引用曾國藩的言論支撐前述觀點,故材料構成“提出觀點——引用支撐”的“總——分”結構,表面主旨的意思是“總”,在其基礎上進一步引申,得到“讀書要養(yǎng)成好的習慣”的意思,故隱含主旨是C選項。A項是比較強的干擾項,曾國藩的表達——“何必擇地?何必擇時?”的成立是需要前面的語境的,A項斷章取義,屬于對引用的理解,未抓住觀點;B項“選擇好的書籍”文段中未談到;D項是引用部分,沒有分清重點。故正確答案為C。
2.D【解析】本題為細節(jié)判斷題。由“在‘病痛孤島’方面異常檢出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顯著增加”可知,老年人病痛孤島指數比中青年大,A項符合文意,D項錯誤;由“‘經濟孤島’和‘情感孤島’檢出率卻是倒U型趨勢,即中青年人的檢出率高”可知,老年人經濟鼓搗指數比中青年小,中青年情感孤島指數大于其他人群,B、C均正確。不符合文意的只有D項,故正確答案為D。
3.D【解析】此題是非典型的表面主旨題。由“不是……而是……”可知作者認為成功的關鍵是后者,即“每個人手中掌握的一把鑰匙”。再有后一句“那就是……”可知,這把關鍵的鑰匙就是“把握細節(jié)”,故選D。“小故事中透出大謀略”說明的是“小故事”是關鍵,而非“大謀略”,A項錯誤;B項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據;文段強調的是“關注生存環(huán)境的每一個細節(jié)”,所以C項也不正確。故正確答案為D。
4.C【解析】根據提問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材料第一句講過去人們對犯罪的看法,第二句通過轉折詞”不過“話鋒一轉,講現在可從微觀經濟學角度看待犯罪。最后兩句講>微觀經濟學改變了很多人對犯罪的看法?梢姴牧系闹黧w詞為“微觀經濟學”,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A、B不包含主體詞,不選;選項D說法過于絕對。
5.A【解析】據提問知此題屬于表面主旨題。結合材料可知:外匯貸款中有相當大的比例來自居民個人存款,故可以推導出個人擁有的外幣總額已相當可觀,A項正確。B項錯誤,二分之一與題目中“很大比例”并不能等同。C項錯誤,貸款來自居民個人存款與貸給個人的意思不同。D項錯誤,“存款總額”在材料并沒有體現。故正確答案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