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蘇公務員面試綜合分析題中“綜合”的三種方法
公務員面試中最為常見的面試形式就是結構化面試,那么所謂結構化的意思就是指面試程序和時間安排有結構;考官構成有結構;評分方式有結構以及測評要素有結構。那么在這其中測評要素的確定,又是確定面試方法、編制面試題目、實施面試的前提。并且測評要素也是對于考生答題最具指導性意義的。面試要測試哪些要素,要根據(jù)招考公務員的擬任職位、應試者的情況、測評的可行性等來確定。一般情況下是分為九大測評要素:綜合分析能力、計劃組織協(xié)調能力、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的匹配性、自我情緒控制能力、舉止儀表以及專業(yè)能力。那么各個省市一般都會依據(jù)這九大測評要素命制題目,各省考察要素的比重會略有不同,但是綜合分析能力一般都是各省在出題時的重中之重,在此,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專家就介紹一下綜合常用的三種方法。
相關文章
綜合是指對事物能從宏觀方面進行總體考慮,這就要求我們要認識全面、觀點明確,只有如此方能提煉出較為準確的觀點。那么想要做到這些就不得不得用到綜合的三種方法:簡單加和、綜合歸類和概括提煉。
一、簡單加和
顧名思義,就是把不同的觀點加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全面的觀點。這樣的一種方法比較少用于答題中,但是在生活中較為常見,有助于我們對于一個人或者是事做全面的概括。比如張三說小紅是一個漂亮的人,李四說小紅是一個溫柔的人,因為漂亮和溫柔這樣的兩個屬性是互相不能包含的,所以我們在綜合的時候就可以說:小紅是一個既漂亮又溫柔的人。
二、 綜合歸類
歸類是綜合非常重要的一種思想,常用于提出自己對于一些社會現(xiàn)象的看法中。將問題準確歸類的過程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本質和普遍特征的過程。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準確歸類呢?
例:對于某學校給差生發(fā)放綠領巾的事件,談談你的看法。
歸類過程:當我們第一眼看到題目中的“學校”、“差生”、“綠領巾”等字眼的時候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道題目說的是一個和教育有關的問題,這就是把題目中的現(xiàn)象歸到“教育問題”這一類中。但同時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教育問題有很多,這樣一個簡單的歸類還不足以凸顯出問題的實質;那么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去思考,題目中提到差生才帶綠領巾,這個肯定是一個區(qū)別對待,那么就很容易想到,這個是教育問題中的不公平問題;但是教育不公平中又有異地高考,有些地區(qū)因為貧窮落后孩子上不起學等等問題,這些又和差生帶綠領巾不同,那么就要進一步去細化,再歸類,就是教育不公平中的過程不公平。
三、概括提煉
概括提煉是對具體問題與具體事件進行抽象的方法。試題中往往會通過給我們講述一個具體的事件或故事來影射一定的道理。我們要透過具體的問題看到其背后的道理就需要概括提煉。概括提煉就是透過題目的文意,抽象出題目蘊含的道理的過程。
例:生活中可以沒有詩歌,但不能沒有詩意;行進中可以沒有道路,但不能沒有前進的腳步;工作中可以沒有經(jīng)驗,但不能沒有學習,人生中可以沒有閃光,但不能有污跡。請談談你的理解。
概括提煉過程:首先要看題目的結構,這道題目的題干很明顯是并列結構,那么就要求我們把四句話的意思進行一個整體的概括提煉,而非一句一句地解讀,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提煉共性,把不同的部分去掉,把共同的部分留下;另外每一個分句都是一個轉折結構,那么“但”后面的話語才是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接下來分析這四句話,先分析第一句話,前者是可以沒有詩歌,后者講的是不能沒有詩意,詩歌和詩意兩者相對應,后者更為重要,他強調的是,生活可能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美,處處充滿詩歌,但是我們要有詩意,就是生活中可能不會處處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我們永遠要有這樣樂觀的一種精神;第二句,強調的是行進的過程中道路和腳步的關系,就是在現(xiàn)實中,前方可能沒有道路能走,但是我們要依然堅持前行,這樣一種奮斗不息的精神,永不停止的追求;第三句,我可能經(jīng)驗不足,但是我要不斷的去提升自己,不斷的學習;第四句,不出類拔萃,但是也不拖后腿。四句話并不一樣,或者每一句話拿出來都會對你有個更為具體的啟示,但是現(xiàn)在是,四句話作為一個整體,我要對他進行一個概括,就會發(fā)現(xiàn)四句話雖然各有不同,但是結構上是一樣的,前者是現(xiàn)實存在,后者各位強調的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所以這四句話是告訴我們,也許生活和現(xiàn)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我們永遠不能停止積極前進這樣的一種步伐,我們要永遠有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以上就是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專家介紹的三種常用的綜合方法,考生們在答題時可以結合題目中的具體情況進行靈活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