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個人信息“裸奔”之漏需重典封堵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個人信息“裸奔”之漏需重典封堵。江蘇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更多江蘇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2017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組合用書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個人信息“裸奔”之漏需重典封堵
個人信息“裸奔”之漏需重典封堵
近日,接連被媒體曝出的個人信息泄露的消息“重磅”轟炸:先是女大學生徐玉玉遭電信詐騙后身亡,沒多久一個名叫宋振寧的大學生再蹈覆轍,緊接著清華大學教授被“卷走”1760萬,然后是多個搜索平臺出現(xiàn)手持身份證照片的消息,再往后是北京近6年1.6億多條個人信息遭泄露的驚人數(shù)字,再后則是湖北多名銀行職員以每條最高50元價格倒賣儲戶信息的案例……紛繁亂象時時刺激公眾敏感的神經(jīng),我們的個人信息環(huán)境究竟怎么了?
剖開形形色色的電信詐騙案,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罪魁禍首——個人信息泄露。當下,但凡使用手機的人大都“飽經(jīng)”推銷詐騙電話的騷擾,其精準程度往往令人瞠目結舌。此番徐玉玉以生命為代價敲響的警鐘,不禁引人再度追問:詐騙犯罪分子從什么渠道掌握的她的家庭信息?又如何得知她申請助學金的情況?而我們究竟有多少個人信息還在“裸奔”?如果說徐玉玉年少單純,老年人警惕心不足,那么清華教授被騙巨款不得不讓人感嘆電信詐騙防不勝防!
時下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大數(shù)據(jù)時代在帶給我們前所未有便捷與驚喜的同時,這把雙刃劍也給我們的個人信息安全帶來威脅與考驗。隨著郵件快遞、手機電話卡、很多網(wǎng)絡注冊等開始實行實名制,這些原本有利于遏制違規(guī)違法、助力經(jīng)濟社會良性運轉的舉措,由于個人信息保護不力,在某種客觀意義上為電信詐騙犯罪滋生提供了土壤。因此,無論哪個領域,實施實名認證只是第一步,加強后續(xù)的信息保護不容輕忽。也惟如此,諸多的實名舉措方能推進得更為順暢。
當前個人信息泄露已發(fā)展成為一條條利益驅動鏈,教育、醫(yī)療、電信、保險等相關機構的少數(shù)工作人員成為利益鏈上的推手。電信詐騙如同潛伏在黑暗中的黑手,無聲無息而又無所不在,不意間吞噬生命、騙取錢財、時時煩擾……給力整治這一頑疾,呼聲四起。
2015年11月《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實施,泄露公民個人信息入刑,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撐和強勁執(zhí)法,有效治理機制尚未切實形成。大數(shù)據(jù)的巨大商業(yè)價值,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個人信息保護難以單純依賴企業(yè)自律,惟有完善頂層設計,讓法律長出牙齒,重典懲治、給力執(zhí)行,方能有效遏制當前亂象。
徐玉玉死了。如果個人信息“裸奔”之漏不能及時封堵,難保不會出現(xiàn)下一個徐玉玉。
亡羊補牢,刻不容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