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蘇省考昨日開考 更注重深度思考和文化底蘊
昨天,江蘇省2016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開考。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了解到,這場吸引了27.1萬考生報名的筆試,儼然是社會時政熱點“大集合”。“刷往年真題時,感覺更像是‘百科全書’式的知識點考查,今年的考卷則更加強調(diào)我們思考問題的深度,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能力了。”一位考生走出考場后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今年的省考“畫風”更為平實。
A 現(xiàn)場直擊
“新農(nóng)人”等新興詞匯 讓不少考生有點蒙
“今年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道題是關于民歌《茉莉花》的,4個選項里分別提到茉莉花的發(fā)源地、茉莉花傳到歐洲的途徑、最早記錄茉莉花的著作和演唱過主題曲《茉莉花》的西方歌劇《圖蘭朵》。”走出考場,考生張同學有點怨念,“平時聽歌的時候就不多,哪能了解得這么深入?”
往年的行測題里,一些類似于“伯、仲、叔、季”的排座次問題,吃菠蘿之前為什么要泡鹽水等問題曾讓考生們津津樂道。因涉及知識面較為廣泛,被考生們戲稱為“百科全書”式考法。但今年,走出行測考場的考生們明顯感覺到了新變化,“考題變得平實了,沒走‘古風路線’,但新興詞匯著實不少。”
一位考生回憶,行測考到了一個新名詞叫“新農(nóng)人”。“考題里給了我們定義,大意是新農(nóng)人既有科學文化素質(zhì),又能掌握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能,是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服務作為職業(yè)的勞動者。然后給了我們四個選項,讓我們挑選哪一個不能算是‘新農(nóng)人’。”考生小徐有點發(fā)蒙,“我只好蒙了一個選項?磥砥綍r復習不能只顧看復習資料!”
申論寫“家風”讓猜中題的考生驚喜
今年申論的最后一道論述題是要求考生圍繞家風對國家和社會的影響寫一篇論述文章,省考有可能會考到“家風”,猜中考題的考生驚喜異常?荚嚱Y(jié)束后,一位胸有成竹的考生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干脆將申論的提綱列了出來,“我的題目是:優(yōu)良家風是國家和諧發(fā)展進步的重要基點。分論點:一,優(yōu)良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本要素。二,優(yōu)良家風是民族進步的助推器,不竭的動力源泉。三,優(yōu)良家風是國家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重要基石。”
B 趨勢分析
今年筆試含金量變高,部分職位由35%變50%
總成績相同時,取筆試分高者
對于參加2016年江蘇省公務員招錄筆試的考生們而言,今年的筆試還有另外一層意義。原來,2016年,江蘇省考的招錄政策進一步規(guī)范,有專業(yè)科目考試職位的總成績計算方法也有了調(diào)整,原則上公共科目筆試成績占50%、專業(yè)科目考試成績占15%、面試成績占35%。同時明確了報考人員考試總成績相同的處理方法,按公共科目筆試成績由高分到低分排序;公共科目筆試成績?nèi)韵嗤,按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成績由高分到低分排序。而往年,有專業(yè)科目考試的職業(yè),筆試占總成績的35%,面試占50%。
這也就意味著,在省考中,筆試的含金量提升了不少。據(jù)了解,本次考試結(jié)束后,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公務員局將于4月上旬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公布此次筆試最低合格分數(shù)線和考生成績。
考卷上的“參考時間”要巧用
“行測考的可不光是我們復習的熟練程度啊,還有做題的技巧。”昨天上午11:00,記者在南林大考點采訪了金陵科技學院的考生潘同學。小潘明顯是位復習充分的考生,回答問題時自信滿滿。他告訴記者,由于今年公務員考試的筆試公共科目統(tǒng)一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申論》兩科。以往《公共基礎知識》中的相關內(nèi)容以常識判斷的形式納入《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中考查,因此行測考試的題量也稍有增加。“135道題,題量的確有點大,這個時候就要考驗我們的做題技巧了。要用好考卷上每一類題型給你提供的‘參考時間’。”原來,行測考卷上如“數(shù)量關系”“言語理解”等每一個部分的考題后面,都會貼心地附上“參考時間××分鐘”的字樣。“如果你感覺你在這一部分的做題時間超過了考卷給定的參考時間,那么就要學會放棄,先去做其他部分的題。”小潘表示。
C 專家點評
行測:文化底蘊和思考能力“一個都不能少”
有關人士分析,今年的行測考題雖然不再“百科全書”式,但更加側(cè)重于考生的思考能力的考查。如常識判斷所涉及的考點雖然不難但考查的點很細致,例如“三嚴三實”提出的時間,這類題目需要大家不僅僅要知道內(nèi)容,還要更詳細和全面,與此同時,關于法律部分的常識更加生活化,用于生活當中的事例來折射出考點。
言語理解部分考題,今年也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傾向性。如對“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詩句的理解這一題,既要考生熟悉中國近代史,還需要了解當時的土地政策,其實依然是在“摸底”考生的知識積累和文化底蘊。
申論:“家風”是以社會問題為切口
今年的申論考卷,既有傳統(tǒng)題型,也有打破常規(guī)考法的觀點分析,穩(wěn)中求變;仡櫧杲K省考主題,均圍繞“民生”。如2013年的“政府職責與百姓生活”、2014年“百姓家庭幸福與中國夢”、2015年“惠民政策與百姓生活”,均緊緊圍繞“百姓”而來,注重民生。這是江蘇傳統(tǒng)申論主題的特點。而2016年的江蘇申論A、B、C三套試卷,圍繞“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寫作,考查的是“家風”與“國興”的關系,和國考比較接近,是以社會問題為切口,但和民生關系不大。這是整個江蘇2016年省考申論變化最大的地方。
鏈接
“家風”成當之無愧 “年度熱詞”
2016考研英語和政治都考到了
對于不少關注過2016考研,又報考了2016年江蘇省公務員招考的考生來說,“家風”其實并不陌生。因為不論是政治考卷還是英語作文,都和“家風”有著不小的關聯(lián)。
考研政治試卷里的“家風”是一道材料題?疾榈氖羌绎L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為什么好家風的傳承過程,同樣也是延續(xù)優(yōu)良文明基因的過程?”許多考生連答題的思路都沒找到。一位考生開玩笑說:“我對象都沒有呢!”“我背的東西全都用作了題目材料,沒法寫進答案里。”網(wǎng)友在政治考完后忍不住發(fā)微博吐槽。
在考研英語(一)的考卷上,作文題也是寫“家風”。這道漫畫作文題的中心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第一張圖上,正在打游戲的爸爸對孩子提出好好學習的要求。而第二張圖中的父親,則和孩子一起在埋頭閱讀。漫畫下方還配上了一行漢字,“與其只提要求,不如做個榜樣”。其實,如果是關心時事、平時看新聞和評論比較多的考生,也許還真能在平時積累中學到這道題的內(nèi)涵。比如本報在2015年2月28日就曾以《總書記為什么要強調(diào)“家風家教”》為題發(fā)表過評論員文章。難怪有不少考生作為過來人會這樣說:“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任何一個新鮮詞匯,都得養(yǎng)成隨時隨地多想一想的習慣。沒準考卷上就考到了。”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