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蘇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宣告失蹤怎么破
據(jù)了解,法律知識為江蘇省考公共基礎知識中必考內容,對于法律知識的考察可算比重還是比較大的。而對于一些非法律專業(yè)的考生來說,可能會因為平時接觸相關知識較少而覺得有些難度,其實在考試中,所涉及的法律常識較為基礎,這就需要我們要從基本的著手,而且要細致把握。民事法律關系是指由民法調整的具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即具體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它由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內容和客體三要素構成。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具有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的人,即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
下面,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www.5yxx.com)專家特地總結出公民與法人的區(qū)別,為廣大考生備考2015年江蘇省考的考生提供幫助,復習可結合2015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教材。
1.宣告失蹤的概念
宣告失蹤是對自然事實狀態(tài)的法律確認,其制度價值在于救濟因自然人下落不明而導致的財產關系不穩(wěn)定狀態(tài)。通過宣告下落不明人為失蹤人,可以為其設立財產代管人,保管失蹤人財產、處理應了結的債權債務,維護失蹤人和利害關系人的利益,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
2.宣告失蹤的條件
受宣告人失蹤。即受宣告自然人離開住所或居所沒有任何音訊,處于下落不明的狀態(tài)。
失蹤達到法定期間。宣告失蹤的法定期間為2年,從失蹤人音訊消失之次日起算;戰(zhàn)爭期間失蹤的,失蹤期間從戰(zhàn)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經(jīng)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失蹤的程序不是自然發(fā)動,須經(jīng)利害關系人申請,程序才開始。所謂利害關系人,是指與失蹤人有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人,如父母、配偶、近親屬、債權人、債務人等。對于申請權的行使,法律沒有規(guī)定順序以及序位的限制,即申請人之間沒有排他效力,任一申請人都可以申請。
由法院宣告。法院收到利害關系人的宣告失蹤申請后,先要發(fā)出公告,期間為3個月。公告期滿,失蹤事實得到確認,法院應以判決方式宣告失蹤。
3.宣告失蹤的程序
基層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公民失蹤案件,一般要經(jīng)過以下幾個階段:
申請與受理→發(fā)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 →作出判決→指定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
宣告公民失蹤,必須由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申請的條件就是宣告公民失蹤的條件。受理宣告失蹤案件后,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申請人的請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財產,并指定審理期間的財產管理人。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案件后,應當發(fā)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3個月。公告期滿,公民仍然下落不明的,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申請宣告失蹤的事實存在,并依法作出宣告該公民失蹤的判決。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作出宣告公民失蹤的判決的同時,應當依法為失蹤人指定財產代管人!睹裨V意見》第195條規(guī)定,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經(jīng)人民法院指定后,代管人申請變更代管的,應當比照民事訴訟法特別程序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審理。
4.宣告失蹤的法律后果
法院在宣告失蹤的判決中,為失蹤人指定財產代管人。有資格充任財產代管人的,應是失蹤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財產代管人的選任應先由前述范圍內的人協(xié)商后,供法院指定。協(xié)商不能時,則由法院直接指定。
財產代管人負保管失蹤人財產的職責,對于失蹤人所欠的稅款、債務和其他費用,可從代管財產中支付。財產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職責或者侵犯失蹤人財產的,要負侵權之民事責任,其他利害關系人可請求其承擔民事責任,并要求變更財產代管人。
5.失蹤宣告的撤銷
當失蹤人重新出現(xiàn)或者有人確知其下落時,經(jīng)本人或利害關系人申請,由法院撤銷對他的失蹤宣告。法院的撤銷失蹤宣告作出后,財產代管人資格消滅,財產代管人應交還代管財產并匯報管理情況,提交收支賬目。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2015年江蘇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民法學之共有
相關文章
下面,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www.5yxx.com)專家特地總結出公民與法人的區(qū)別,為廣大考生備考2015年江蘇省考的考生提供幫助,復習可結合2015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教材。
1.宣告失蹤的概念
宣告失蹤是對自然事實狀態(tài)的法律確認,其制度價值在于救濟因自然人下落不明而導致的財產關系不穩(wěn)定狀態(tài)。通過宣告下落不明人為失蹤人,可以為其設立財產代管人,保管失蹤人財產、處理應了結的債權債務,維護失蹤人和利害關系人的利益,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
2.宣告失蹤的條件
受宣告人失蹤。即受宣告自然人離開住所或居所沒有任何音訊,處于下落不明的狀態(tài)。
失蹤達到法定期間。宣告失蹤的法定期間為2年,從失蹤人音訊消失之次日起算;戰(zhàn)爭期間失蹤的,失蹤期間從戰(zhàn)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經(jīng)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失蹤的程序不是自然發(fā)動,須經(jīng)利害關系人申請,程序才開始。所謂利害關系人,是指與失蹤人有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人,如父母、配偶、近親屬、債權人、債務人等。對于申請權的行使,法律沒有規(guī)定順序以及序位的限制,即申請人之間沒有排他效力,任一申請人都可以申請。
由法院宣告。法院收到利害關系人的宣告失蹤申請后,先要發(fā)出公告,期間為3個月。公告期滿,失蹤事實得到確認,法院應以判決方式宣告失蹤。
3.宣告失蹤的程序
基層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公民失蹤案件,一般要經(jīng)過以下幾個階段:
申請與受理→發(fā)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 →作出判決→指定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
宣告公民失蹤,必須由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申請的條件就是宣告公民失蹤的條件。受理宣告失蹤案件后,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申請人的請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財產,并指定審理期間的財產管理人。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案件后,應當發(fā)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3個月。公告期滿,公民仍然下落不明的,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申請宣告失蹤的事實存在,并依法作出宣告該公民失蹤的判決。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作出宣告公民失蹤的判決的同時,應當依法為失蹤人指定財產代管人!睹裨V意見》第195條規(guī)定,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經(jīng)人民法院指定后,代管人申請變更代管的,應當比照民事訴訟法特別程序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審理。
4.宣告失蹤的法律后果
法院在宣告失蹤的判決中,為失蹤人指定財產代管人。有資格充任財產代管人的,應是失蹤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財產代管人的選任應先由前述范圍內的人協(xié)商后,供法院指定。協(xié)商不能時,則由法院直接指定。
財產代管人負保管失蹤人財產的職責,對于失蹤人所欠的稅款、債務和其他費用,可從代管財產中支付。財產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職責或者侵犯失蹤人財產的,要負侵權之民事責任,其他利害關系人可請求其承擔民事責任,并要求變更財產代管人。
5.失蹤宣告的撤銷
當失蹤人重新出現(xiàn)或者有人確知其下落時,經(jīng)本人或利害關系人申請,由法院撤銷對他的失蹤宣告。法院的撤銷失蹤宣告作出后,財產代管人資格消滅,財產代管人應交還代管財產并匯報管理情況,提交收支賬目。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2015年江蘇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民法學之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