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蘇公務員言語理解:通過句子成分解題
2014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預計在明年2月份啟動,距今還有4個多月的時間,考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備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向來是公務員考試的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試中分量極重的一種題型,題目數量多,文字量大,干擾選項較難排除,都為考生做題帶來一定難度。片段閱讀題在言語理解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是每年的必考題型,這類題重點在于找出段落的關鍵句或關鍵詞,那么怎樣才能快速的找出解題所需的關鍵詞句呢?這點我們可以通過句子成分來實現。下面江蘇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5yxx.com/)專家就給考生介紹句子中狀語與代詞的用法,希望考生能夠掌握。
一、掌握狀語的用法
狀語是句子重要的修飾成分,往往附加在謂語中心語或句子的前面,從情況,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肯定,否定,范圍和程度等方面對謂語中心語或句子進行修飾或限制。在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狀語修飾整個句子的情況最為多見,用來表示句子所描述情況的時間、狀態(tài)、方式、原因、處所、程度等,我們了解和學習狀語的目的在于兩點,一是在狀語之后尋找句子的主干部分,或者簡單地說,狀語之后找主語,而主語往往與文段的主旨關系密切,有助于我們理解文段的主要內容;二是與狀語相關的內容不是正確的選項,要排除其干擾。
我們先要了解下狀語的分類,狀語按其修飾的功能不同可分為八大類:時間狀語,地點狀語,條件狀語,原因狀語,目的狀語,結果狀語,讓步狀語和比較狀語。在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文段中,往往是一些短語充當狀語的成分,包括方位短語,介詞短語,動賓短語等。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專家將在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1、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無產階級革命將士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了……”是目的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2、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勞動人民憑借著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文明與文化。(“在……上”表示地點的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3、早在漢朝時,湖南人就用臘肉制作佳肴。到了清代,此類菜肴已很出名。(“早在漢朝時”、“到了清代”都是表示時間的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4、保持書的清潔,你就可以把我的書借去。(“保持書的清潔”動賓短語作狀語,表示借走書的條件,用在主語之前)
5、由于小王的粗心,我們還得再將數據核對一遍。(“由于……”是原因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6、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與……相比”是比較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7、即使社會努力提供了機會均等的制度,人們還是會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即使……”是讓步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8、采用這種新技術,我們的生產成本下降了一半。(“采用這種新技術”表示方式,成為方式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二、掌握代詞隱性考查方法
利用句子中有代入作用的詞句來快速獲得答案是言語理解與表達中常見的一種考法,所以掌握句子中的關鍵代詞是十分重要的解題技巧。下面結合2014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中的例題來為大家詳解。
【例1】人們穿行于城市中,不僅是空間的行走,也是時間的穿越。時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譜牒,“它”是一座城市的血脈和氣質所系。資金和技術可以使城市迅速變得高大,卻無法使城市變得悠久。一件用許多金銀珠寶堆砌而成的現代工藝品,其價值也許根本無法與一件樸素甚至有些殘損的宋代瓷瓶相比,它們之間價值的體現僅僅在于時間。
這段話中的“它”是指( )
A.空間 B.時間 C.城市的文脈和譜牒 D.時序的完整
【解析】我們可以用做代詞指代題的方法,直接就近看前面的句子“時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譜牒”,另外由于“它”是人稱代詞,主語“時序的完整”就是“它”指代的內容。
這是比較常規(guī)的考法,考生們做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另外一種情況,考生們經常會忽視:在片段閱讀中的主旨概括題和意圖判斷題中,考生經常很順利的根據行文脈絡法或者是關聯詞法找到重點句,但是在選擇選項的時候還是很糾結,最后導致選擇錯誤的選項。究其主要原因是:考生不會關注到重點句中的代詞,從而找不到文段的主題詞。這種考試方法我將其稱為代詞隱性考查方式。大家看下面的一道例題。
【例2】每年冬天,當向南遷徙的鳥兒飛過英國的大地時,許多愛鳥人都會在庭院里拋種子和燕麥,希望可以幫助鳥群獲得足夠的能量。但這種做法使10%的黑頂林鶯改變了傳統(tǒng)的遷徙路線,它們由德國南部和奧地利飛往西南方向的西班牙轉而飛向西北方的英國,在那里依賴愛鳥人的供養(yǎng)生存。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人的行為會影響動物的習性
B.愛護野生動物要注意方法
C.黑頂林鶯的天性使得它們改變了遷徙路線
D.人類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幫助鳥類
【解析】這道例題,考生能很容易找到文中的關聯詞“但”,從而知道“但”后面引導的句子:“但這種做法使10%的黑頂林鶯改變了傳統(tǒng)的遷徙路線……在那里依賴愛鳥人的供養(yǎng)生存。”考生們找到了主題句后依然會選錯選項,不少考生會選擇C,顯然易見,考生沒有弄清楚“這種做法”所指代的到底是什么,如果理解了“這種做法”指代的是“人的做法”的話,就很容易弄清楚這篇文段的主題詞是人的行為而不是“黑頂林鶯的天性”。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2014年江蘇公務員:掌握邏輯填空中的遞進詞
相關文章
一、掌握狀語的用法
狀語是句子重要的修飾成分,往往附加在謂語中心語或句子的前面,從情況,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肯定,否定,范圍和程度等方面對謂語中心語或句子進行修飾或限制。在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狀語修飾整個句子的情況最為多見,用來表示句子所描述情況的時間、狀態(tài)、方式、原因、處所、程度等,我們了解和學習狀語的目的在于兩點,一是在狀語之后尋找句子的主干部分,或者簡單地說,狀語之后找主語,而主語往往與文段的主旨關系密切,有助于我們理解文段的主要內容;二是與狀語相關的內容不是正確的選項,要排除其干擾。
我們先要了解下狀語的分類,狀語按其修飾的功能不同可分為八大類:時間狀語,地點狀語,條件狀語,原因狀語,目的狀語,結果狀語,讓步狀語和比較狀語。在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文段中,往往是一些短語充當狀語的成分,包括方位短語,介詞短語,動賓短語等。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專家將在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1、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無產階級革命將士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了……”是目的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2、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勞動人民憑借著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文明與文化。(“在……上”表示地點的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3、早在漢朝時,湖南人就用臘肉制作佳肴。到了清代,此類菜肴已很出名。(“早在漢朝時”、“到了清代”都是表示時間的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4、保持書的清潔,你就可以把我的書借去。(“保持書的清潔”動賓短語作狀語,表示借走書的條件,用在主語之前)
5、由于小王的粗心,我們還得再將數據核對一遍。(“由于……”是原因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6、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與……相比”是比較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7、即使社會努力提供了機會均等的制度,人們還是會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即使……”是讓步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8、采用這種新技術,我們的生產成本下降了一半。(“采用這種新技術”表示方式,成為方式狀語,用在主語之前)
二、掌握代詞隱性考查方法
利用句子中有代入作用的詞句來快速獲得答案是言語理解與表達中常見的一種考法,所以掌握句子中的關鍵代詞是十分重要的解題技巧。下面結合2014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中的例題來為大家詳解。
【例1】人們穿行于城市中,不僅是空間的行走,也是時間的穿越。時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譜牒,“它”是一座城市的血脈和氣質所系。資金和技術可以使城市迅速變得高大,卻無法使城市變得悠久。一件用許多金銀珠寶堆砌而成的現代工藝品,其價值也許根本無法與一件樸素甚至有些殘損的宋代瓷瓶相比,它們之間價值的體現僅僅在于時間。
這段話中的“它”是指( )
A.空間 B.時間 C.城市的文脈和譜牒 D.時序的完整
【解析】我們可以用做代詞指代題的方法,直接就近看前面的句子“時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譜牒”,另外由于“它”是人稱代詞,主語“時序的完整”就是“它”指代的內容。
這是比較常規(guī)的考法,考生們做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另外一種情況,考生們經常會忽視:在片段閱讀中的主旨概括題和意圖判斷題中,考生經常很順利的根據行文脈絡法或者是關聯詞法找到重點句,但是在選擇選項的時候還是很糾結,最后導致選擇錯誤的選項。究其主要原因是:考生不會關注到重點句中的代詞,從而找不到文段的主題詞。這種考試方法我將其稱為代詞隱性考查方式。大家看下面的一道例題。
【例2】每年冬天,當向南遷徙的鳥兒飛過英國的大地時,許多愛鳥人都會在庭院里拋種子和燕麥,希望可以幫助鳥群獲得足夠的能量。但這種做法使10%的黑頂林鶯改變了傳統(tǒng)的遷徙路線,它們由德國南部和奧地利飛往西南方向的西班牙轉而飛向西北方的英國,在那里依賴愛鳥人的供養(yǎng)生存。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人的行為會影響動物的習性
B.愛護野生動物要注意方法
C.黑頂林鶯的天性使得它們改變了遷徙路線
D.人類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幫助鳥類
【解析】這道例題,考生能很容易找到文中的關聯詞“但”,從而知道“但”后面引導的句子:“但這種做法使10%的黑頂林鶯改變了傳統(tǒng)的遷徙路線……在那里依賴愛鳥人的供養(yǎng)生存。”考生們找到了主題句后依然會選錯選項,不少考生會選擇C,顯然易見,考生沒有弄清楚“這種做法”所指代的到底是什么,如果理解了“這種做法”指代的是“人的做法”的話,就很容易弄清楚這篇文段的主題詞是人的行為而不是“黑頂林鶯的天性”。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2014年江蘇公務員:掌握邏輯填空中的遞進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