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3名大學生村官任職市管干部
日前,江蘇省宿遷市3名80后大學生村官通過公開選拔考試擔任團市委副書記、市婦聯副主席職務。按照規(guī)定,他們任職后仍立足于原來的基層工作崗位,以不駐會的形式承擔部分新工作,身份和待遇保持不變,聘任期為3年。
“四不”市管干部
今年10月底,宿遷市面向市內外公開選拔7名市管領導干部,其中,團市委副書記、市婦聯副主席職位特別注明面向大學生村官選拔,還有一個團市委副書記職位注明面向基層一線人員選拔。
在日前結束的任前公示中,3名大學生村官榜上有名:1985年出生的朱琳將任市婦聯副主席職務,1985年出生的任杰和1983年出生的張海將擔任團市委副書記。在他們擬擔任領導職務后,都特別用括號注明“不駐會,不改變身份性質,不與職級待遇掛鉤,不離開原工作崗位”。
宿遷市委組織部綜合干部處處長楊衛(wèi)國告訴媒體,從大學生村官中選拔市管干部能夠改善干部年齡結構,不過80后干部的確會存在經驗不夠的問題,因此采取“四不”政策主要是希望這些80后大學生村官能在農村得到進一步的鍛煉、成長,為今后發(fā)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如果成長太快、基礎不牢,對今后發(fā)展沒有多大好處。”
根據“四不”政策,新提拔的三人上任后并不在市里進行日常辦公,而是立足原來基層的工作崗位,承擔部分新工作,工資由原單位發(fā)放,待遇不變。朱琳、任杰的身份仍為大學生村官,張海此前是2007年大學生村官,今年剛剛考上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職級為辦事員保持不變。
宿遷市委組織部機關干部處處長胡贛江介紹,此次對于3名大學生村官均采取聘任制,聘期3年。這樣的政策安排主要是從年輕干部成長的角度,為他們提供一個更高的平臺鍛煉。
朱琳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她當初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報名參加了選拔考試,面試時特別緊張,沒有想到會成為市管干部,她認為“四不”政策主要是以培養(yǎng)為主,“對我們實際上是件好事,如果從村官直接就擔任市管領導干部重任,自己的年齡、能力和工作年限從各個方面還達不到這個層次。”
“創(chuàng)業(yè)有成”的大學生村官
據了解,此次宿遷面向市內大學生村官和基層一線人員公開選拔市管干部,吸引了大量報名者。其中面向大學生村官選拔的團市委副書記一職有106人競爭,可謂百里挑一。而3名脫穎而出的80后大學生村官,面試成績都是所報考職位的第一名。不過,胡贛江表示,比起考試成績,此次選拔最看重的還是他們基層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胡贛江告訴媒體,宿遷對大學生村官培養(yǎng)已形成了一種模式,其核心就是創(chuàng)業(yè)富民,鼓勵每個大學生村官都采取不同的形式帶頭創(chuàng)業(yè)、參與創(chuàng)業(yè)、共同創(chuàng)業(yè)。新提拔的3名大學生村官雖然均為2007、2008年參加工作,工齡只有兩三年,但在他們任職期間,為當地農民做了不少實事,取得不俗的成績,是“創(chuàng)業(yè)有成”的年輕同志。
胡贛江介紹,此次拿出職位選拔的團市委和市婦聯,之前的領導班子成員都沒有在村級這個最基層崗位工作的經歷。把熟悉基層、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大學生村官選拔進來,對于加強這兩個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3名大學生村官擔任市管干部后的工作分工均與其基層工作緊密結合。
宿遷市婦聯組織部副部長胡曉娟告訴媒體,朱琳已經報到,工作正在溝通協(xié)調對接中。她認為這位80后副主席“通過公開選拔層層競爭上來,自身的綜合素質很好,另外從基層過來,對我們更好開展農村的婦女兒童工作會有很好推動。”
相關文章
“四不”市管干部
今年10月底,宿遷市面向市內外公開選拔7名市管領導干部,其中,團市委副書記、市婦聯副主席職位特別注明面向大學生村官選拔,還有一個團市委副書記職位注明面向基層一線人員選拔。
在日前結束的任前公示中,3名大學生村官榜上有名:1985年出生的朱琳將任市婦聯副主席職務,1985年出生的任杰和1983年出生的張海將擔任團市委副書記。在他們擬擔任領導職務后,都特別用括號注明“不駐會,不改變身份性質,不與職級待遇掛鉤,不離開原工作崗位”。
宿遷市委組織部綜合干部處處長楊衛(wèi)國告訴媒體,從大學生村官中選拔市管干部能夠改善干部年齡結構,不過80后干部的確會存在經驗不夠的問題,因此采取“四不”政策主要是希望這些80后大學生村官能在農村得到進一步的鍛煉、成長,為今后發(fā)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如果成長太快、基礎不牢,對今后發(fā)展沒有多大好處。”
根據“四不”政策,新提拔的三人上任后并不在市里進行日常辦公,而是立足原來基層的工作崗位,承擔部分新工作,工資由原單位發(fā)放,待遇不變。朱琳、任杰的身份仍為大學生村官,張海此前是2007年大學生村官,今年剛剛考上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職級為辦事員保持不變。
宿遷市委組織部機關干部處處長胡贛江介紹,此次對于3名大學生村官均采取聘任制,聘期3年。這樣的政策安排主要是從年輕干部成長的角度,為他們提供一個更高的平臺鍛煉。
朱琳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她當初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報名參加了選拔考試,面試時特別緊張,沒有想到會成為市管干部,她認為“四不”政策主要是以培養(yǎng)為主,“對我們實際上是件好事,如果從村官直接就擔任市管領導干部重任,自己的年齡、能力和工作年限從各個方面還達不到這個層次。”
“創(chuàng)業(yè)有成”的大學生村官
據了解,此次宿遷面向市內大學生村官和基層一線人員公開選拔市管干部,吸引了大量報名者。其中面向大學生村官選拔的團市委副書記一職有106人競爭,可謂百里挑一。而3名脫穎而出的80后大學生村官,面試成績都是所報考職位的第一名。不過,胡贛江表示,比起考試成績,此次選拔最看重的還是他們基層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胡贛江告訴媒體,宿遷對大學生村官培養(yǎng)已形成了一種模式,其核心就是創(chuàng)業(yè)富民,鼓勵每個大學生村官都采取不同的形式帶頭創(chuàng)業(yè)、參與創(chuàng)業(yè)、共同創(chuàng)業(yè)。新提拔的3名大學生村官雖然均為2007、2008年參加工作,工齡只有兩三年,但在他們任職期間,為當地農民做了不少實事,取得不俗的成績,是“創(chuàng)業(yè)有成”的年輕同志。
胡贛江介紹,此次拿出職位選拔的團市委和市婦聯,之前的領導班子成員都沒有在村級這個最基層崗位工作的經歷。把熟悉基層、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大學生村官選拔進來,對于加強這兩個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3名大學生村官擔任市管干部后的工作分工均與其基層工作緊密結合。
宿遷市婦聯組織部副部長胡曉娟告訴媒體,朱琳已經報到,工作正在溝通協(xié)調對接中。她認為這位80后副主席“通過公開選拔層層競爭上來,自身的綜合素質很好,另外從基層過來,對我們更好開展農村的婦女兒童工作會有很好推動。”
